欢迎来到色坯世界
Time:

您的位置: 首页 >> 形色男女 >> 两性故事

两性婚姻 一堂缔约-古代的结婚证

2023.06.18 来源: 浏览:23次

古代的结婚证就是婚书。我国自周朝起开始出现了婚书,传统婚书是与“六礼”相对礼书,是“六礼”的书面表达形式。“六礼”:指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,即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亲和亲迎。在很多古装电视剧中,我们都看到过。仪式感满满。

古代的结婚证

婚姻其实是一种契约、合同,而结婚证就是这种契约关系的合同证明,从古至今一直存在,只是形式不同而已。

从婚书样式中可以看出,明代之前的民间婚书中仅写有婿父和媒人两个名字,而不写新郎和新娘的名字,体现了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。婚姻没有自由,没有自主权。民国开始,从婚书的形式,可以看出,婚姻逐渐自由,由恋爱走向婚姻,婚姻便成为了表达男女双方情感,记录婚姻誓言的文本。

古代的结婚证

两姓联姻,一堂缔约,

良缘永结,匹配同称。

看此日桃花灼灼,宜室宜家;

卜他年瓜瓞绵绵,尔昌尔炽。

谨以白头之约,书向鸿笺,

好将红叶之盟,载明鸳谱。

此证。

古代的结婚证

我们现在,婚书变成了简简单单的结婚证,是时代的进步,婚姻的自由,男女双方更加有了自由的选择,但是少了一份浪漫,少了许多的仪式感……

古代的结婚证

在云南丽江泸沽湖畔,有一个族群,他们叫摩梭族。有自己的民族语言,没有文字,属纳西族一支。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。直到现在,摩梭族仍保留着母权制家庭形式,称之为“神秘的女儿国”,也是我国唯一保留至今的母系社会。这是让很多人最感神秘、最感兴趣的摩梭文化。

古代的结婚证

摩梭人的婚俗是走婚,没有婚书,也没有结婚证。女性和男性均不结婚,青年男女通过歌唱、舞蹈向心上人表达心意,培养感情,双方都同意后,可以进行“走婚”。这种走婚只依赖感情,与经济等一切外界条件均无关。

摩梭人从小就温柔热情,举止端庄规矩,女子豪爽重情义,男子多情内向,整个社会团结、和睦。虽然没有一纸婚书,没有结婚证,但是彼此感情更加真挚,心中所属,心中所爱,便是彼此的幸福。

婚书自民国以后多改为油墨印刷,婚书有宣纸制成,还有用硬本、绢面毛边纸制成的,有的大户人家还涂有金粉。印有龙凤呈祥,鸳鸯戏水等吉祥图案。

古代的结婚证

我用红曲米染成红纸,制成红色婚书。染一纸婚书,相约到白头……

古代的结婚证


古代的结婚证

红曲米洗净,加水煮开,小煮半小时,放凉

古代的结婚证

过滤取汁

古代的结婚证

用染汁进行刷染

古代的结婚证

反复多次刷染

古代的结婚证

在刷染的过程中,又加入了一些苏木汁,纸的颜色更加鲜艳,小伙伴们可以试一试。自己染,一纸婚书,与心爱的人,写下相守的誓言,小小的仪式感,增加了许多的浪漫气息,染的过程,写的过程,都是满满的幸福感,满满的期待感!执子之手 ,与子偕老……

古代的结婚证

Tags: